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機鑄光緒通寶

清國從古老的翻砂鑄造,過渡至先進的機械造幣,其實由1889年開始。話說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見到廣東等地大量流通成色較低的外國銀元(即銀幣),逐認為此乃導致白銀外流之因,嚴重影響國家之收入,加上制錢(方孔銅錢)短缺,影響民生,傳統以翻砂造錢的方法亦效率低下,於是上奏朝廷請求以機械自鑄錢幣。得戶部(即財政 部)準許之後,張之洞就立刻著手從英國喜敦造幣廠(即伯明翰希頓父子有限公司,日後的伯明翰造幣廠)購買鑄幣機器與建築廠房事宜。就在1889年春,位於廣州的廣東錢局正式落成。
初時小弟還以為這些不過是憑空想像的機鑄方孔清錢,其實是清國剛以機器鑄幣的真品。
首批從廣東錢局鑄造出來的錢幣,當屬這種機鑄的光緒通寶小平錢無疑,銅六鉛四,從光緒十五年,即1889年四月廿六日(似係農曆日期,下同)開始鑄造,同年八月三日行用,流通全國。對於這些出自廣東錢局的機鑄錢,張之洞滿心歡喜且評價甚高,並如此上奏:'運動健捷均準,所成之錢,輪廓光潔,字迹精好,實非人力所能及,私鑄斷難仿效。'

不過,光緒皇帝對張之洞所呈上的樣幣並不完全滿意,皆因幣背的'庫平一錢'四字在以往的清錢上不曾出現,於是在九月廿六日下旨'各省錢樣向有成式,該省鑄錢應用清文"寶廣"二字,並不必添鑄"庫平一錢"字樣。'

其實就在這些機鑄光緒小錢流通後的第五日,即八月八日,張之洞就調任湖廣總督,兩廣總督一職就由晚清名臣李鴻章之兄李瀚章出任;同時因為銅材價格節節上升,有損鑄幣之利潤,李瀚章就在次年(1890年)更改廣東錢局所出的機鑄小錢的樣式,略去幣背'庫平一錢'四字,且將重量由一錢減為八分。只可惜這些改動在 繼續上升的銅材價格下也徒勞無功,即使把幣重減為七分、六分亦不得要領,結果就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時間,廣東錢局停造光緒通寶,專鑄新式的銀元與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