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廣東錢局的機鑄光緒通寶取得成功之後,張之洞信心十足,立刻落實其鑄造銀幣的大計,一面設計銀幣的圖案,並交由英國的喜敦廠刻造鋼模。匯豐銀行得知此一消息之後,向張之洞和廣東錢局提供四千兩白銀,請求代為鑄幣。
當時在華流通的外國銀元皆重七錢二分,後來趕上的張之洞為了吸引他人使用廣東錢局的新幣,就將鑄幣的重量稍微增加至七錢三分,又鑄造了三錢六分五釐、一錢四分六釐、七分三釐與三分六釐五等試樣。一說七錢三分也只有樣幣,一說則是這種新幣的重量與成色都比外國銀元為多,甫一流出即被熔掉或收藏,難爭一日之長短,總之張之洞聽取了匯豐銀行的建議,將新銀幣的重量改回七錢二分,成色也與他國銀元看齊。
最初出自廣東錢局的七錢二分新銀幣樣式如下:正面中心有珠圈圍著中文'光緒元寶'四字,最中心部份亦有滿文'光緒元寶'小字四個,珠圈外刻有英文KWANG-TUNG
PROVINCE和7 MACE AND 2
CANDAREENS;背面正中有飛龍戲珠圖案,並有'廣東省造'和'庫平七錢二分'等中文字樣。
只是,一些守舊的官員居然看不順眼這種設計,尤其是正面以英文包圍著光緒的年號,'
體制尚未有合',於是將銀幣的樣式再作修改:將'廣東省造'和'庫平七錢二分'等中文字樣移到正面中心珠圈以外,圈內依然是中文和滿文'光緒元寶'等字;背面則由KWANG-TUNG
PROVINCE和7 MACE AND 2
CANDAREENS等英文字圈繞飛龍戲珠圖。修改後的銀幣圖案逐成為日後清庭鑄造新式(相對中國沿用二千多年的方孔錢幣傳統而言)錢幣的標準,是為'龍洋'或'龍銀',而修改前的銀幣款式則被稱為'反版'。
七錢二分以下的銀幣亦有出爐,重量亦減為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與三分六釐,成色亦有所不同,其中七錢二分含銀90%,三錢六分86%,餘者皆為80%。
|
從1890年至1908年光緒年間,廣東錢局單是一錢四分四釐的小龍銀就鑄造了8.44億枚,至今仍是市場上的常見品種。 |
廣東錢局的龍銀廣受歡迎,更自廣東區域流向各沿海省市。張之洞就任湖廣總督之後便揍請清庭於湖北成立銀元局,自此鑄造銀幣的潮流猶如開花結果,全國各省都設立自己的鑄幣廠。山頭主義林立之下,各地的銀幣都無統一的成色標準,致使各省自鑄的龍洋只能在本省範圍之內流通,然而鑄造龍銀的熱潮依然方興未艾。
話說回來, 清末的銅材短缺致使其價值水漲船高,不啻清庭停止鑄造又稱制錢的方孔銅錢,民間亦因銅材有價而毀錢取銅,復使錢荒的現像越發嚴重,於是本來在香港流通的銅仙輔幣就大量流入廣東等地。有見於此,清庭就在允許廣東錢局仿港仙樣式鑄造新式銅幣。
就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間(時值義和團之亂和八國聯軍風潮!),廣東錢局的光緒元寶銅幣出爐:正面中心有'光緒元寶'四字及滿文'寶廣'二字,由珠圈包圍,外有'廣東省造'和'每百枚換一圓'等字;背面中心的飛龍圖案亦有珠圈圍繞,外有英文KWANG-TUNG和ONE
CENT。和銀元一樣,這些新式銅幣甫一推出便大獲好評,商民樂用,從此就稱之為'銅元'或'銅板'。
|
大約從1904年起,廣東省造的光緒銅元略有改動,把正面的'每百枚換一元'改成'每元當制錢十文',背面的ONE CENT改為TEN CASH。當時滿清政府尚用舊式的幣制。 |
之後各省的鑄幣廠都有鑄造自己的銅元,其中尤以當十面值最為普遍,而且款式大同小異,正面都有珠圈圍繞光緒元寶四字,並有中文鑄造地點名稱和面值,背後就是飛龍戲珠圖,英文鑄造地點名稱和面值。
|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元,正面中心有滿文'寶寧'二字;珠圈外的'甲辰'二字為干支紀年,表明其鑄造年份為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並非每個省份的鑄幣都帶有紀年。 |
雖然外貌上異於舊式的制錢,這些當十銅元的價值卻無異於以往的當十大錢。一枚舊款方孔一文銅錢的重量約二至三克,就當是二克半吧,那麼十枚就應該重二十五克左右,方才出現的兩枚銅元,每枚平均只有八克,即三至四枚一文的重量,卻能充當達十文的面值,虛擬多達六至七枚一文出來,換句話說,每鑄一枚當十銅元,內中就包括六至七成的利潤。利之所在,於是各省各地爭相鑄造這些新式虛值大錢,當然地方開支,以及清廷分派下來的對外賠款,亦使各地方政府倚重鑄錢來解決問題了。
這些銅元與銀元的兌換價格,理論上是一枚七錢二分重的龍洋(一銀元或一元)換一百枚當十銅元,即一千枚一文銅錢。但在銅元剛剛推出的時候,一銀元卻只能換約九十多枚當十銅元,出現這種情況正是因為制錢的短缺。隨著各省越造越多,引發通貨膨脹,銅元兌銀元的價格也越來越低,據梁啟超著的<各省濫鑄銅元小史>所載,1906年中一銀元兌九十六枚而年底則為一O七枚,往後情況越加嚴重。
為了壓止各地因鑄造銅元而帶來的亂像,清廷在1905年於天津的造幣總廠始鑄大清銅幣,然後頒布<整統圜法章程>,統一各地銅元的用料和重量,並由中央製作模具,交與各地鑄廠造幣,此外又有呈送和查核等辦法,各地所鑄之光緒元寶從此易名為大清銅幣。次年(1906年),清廷先將各地廿四處銅元鑄廠合併為九處,再將之交與戶部/度支部(財政部)為旗下分廠,以圖控制各地之鑄幣力量。
這枚銅元就是1906年變革下的產物。正面有干支紀年'丙午'和滿文'大清銅幣'四字,中有'戶部'而下有'當制錢十文'等字,珠圈內則有'大清銅幣'包圍著中心的陰刻'鄂'字,表明此幣來自湖北省;背面就有'光緒年造'和英文TAI CHING TI-KUO COPPER COIN圍繞著中心的飛龍圖案。
|
光緒年間的大清銅幣皆維持這種模樣。 |
不過,這一次的改革還是停止不了各地陽奉陰違的銅元濫鑄,於是清廷在1910年又祭出了另一次錢幣改革,確定銀本位制,以銀元為主,銅元為輔,並鑄造新幣。這枚就是其中之一,正面圈內有'十文'二字和嘉禾圖案而圈外有紀年'宣統三年'和換算'百枚換銀幣一圓',背有飛龍圖案和'大清銅幣'四字。
清廷的意圖是容讓新幣和原先的光緒銅元一起流通,並在三年之內收回及停用舊幣,率先流出的就有十文和一文兩個面值。不料辛亥革命爆發,其餘的宣統銅元還未趕及流通,滿清的統治便告結束,銅元的故事就由中華民國接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