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登納圖斯與芝諾比亞。 |
後來奧登納圖斯和自己的長子在大約267年被自己的姪子或者堂兄弟,麥奧尼烏斯Maeonius暗殺而死,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羅馬皇帝伽里勒斯指使的,有說是奧登納圖斯跟麥奧尼烏斯有恩怨,也有說是奧登納圖斯的妻子希芝諾比亞Zeonbia為了自己的兒子華伯拉圖斯Vabalathus可以繼位而暗殺夫君和長子(奧的長子非由芝諾比亞所出)。總之華伯拉圖斯繼承了其父親的地位。當時華伯拉圖斯還只是一個小孩,所以實際上是由他母親掌權。
芝諾比亞聲稱自己是'埃及妖后'-克里奧佩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的後代。而且她的野心可不小,大約在兒子繼位的兩年後,應該公元269年左右,悍然出兵攻佔埃及,自稱是埃及女王,然後再佔領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直迫小亞細亞,就此羅馬帝國的東壁江山落入芝諾比亞的手中。從地理位置來看,這些地區是當時帝國的貿易路線,那麼芝諾比亞佔領這些地區其實就是保障收入來源。
佔領一系列地方之後(或同時?),帕爾米拉帝國的錢幣也出籠了。這是華伯拉圖斯的安東尼antoninianus銅幣,應該在271至272年間,於敘利亞的安堤阿城Antioch造出。一面有刻華伯拉圖斯的肖像,跟實際只有十歲的小男孩其實不似。VABALATHVS V C R IM D R是華伯拉圖斯的名字和銜號,不過怎樣翻譯成為中文還真有一定難度:
V C: Vir Clarissimus,'最傑出的',元老的一種階級與銜頭;
R: Rex,'國王';
IM: Imperator,'統帥';
D R: Dux Romanorum,'羅馬人的都督/節度使'。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dux雖然不是一個正規的稱銜,不過也可以指執政官或統帥,更常指行省總督-既可以指行省中的最高文官,或者行省駐軍的指揮官。如果是駐軍指揮官的話,那就很像中國的地方武官'節度使'或'都督'等職銜了。當然,要是各位覺得上面的翻譯得有點誇張的話,還是翻譯為'羅馬人的總督'好了。
這枚安東尼從華伯拉圖斯的一面沒有'奧古斯督'的銜號,而背面出現正統皇帝奧勒良的肖像,加上從奧勒良的稱號高於華伯拉圖斯('凱撒'和'奧古斯督'是羅馬皇帝專有的名號)來看,造出這枚錢幣的時候,帕爾米拉帝國正(嘗試)向奧勒良示好,希望得到承認。 |
錢幣自然有正面和背面之分,通常刻上頭像的一面為錢幣正面。但這枚兩面都是頭像的錢幣難道都是正面嗎?須知道當時羅馬人的造幣習慣,是把鑄廠記號刻在背面的六時方位,也就是說,刻有小E字的奧勒良肖像的一面方為幣背。不少華伯拉圖斯錢幣出土時,幣身上的一層洗銀silver-wash(ing)(現代人所不明的羅馬式鍍銀法)已經完全消失,像這枚依然帶有明顯洗銀的安東尼就很少見。看看黃黃的'沙銹',或者沙土,在不少在中東與近東出土的錢幣上都有出現。
另一種自埃及亞力山大港Alexandra鑄造的四德拉克馬AE tetradrachm, 可見有希臘文AVT K AVPHΛIANOC CEB和奧勒良的肖像,L A即(奧勒良在位的)第一年,後有華伯拉圖斯的肖像及IAC OVABAΛΛAΘOC AΘHNO V AVT CPw等字,L Δ指(華伯拉圖斯的)第四年。
(圖片來源:Bargain Bin Ancients) |
極罕的芝諾比亞銅幣,有她的肖像和S ZEONBIA AVG,背面為天后朱諾Juno和IVNO REGINA等字。(圖片來源:CNG coins) |
戰敗被俘的芝諾比亞被鎖上金鎖鏈,帶到羅馬遊行示眾之前,最後一次眺望帕爾米拉城。 |
看來芝諾比亞與後來的泰特里庫斯父子,都真是篡位者傳說中的傳說,試問有多少篡位失敗者的下場不是暴死而是安享晚年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