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匯豐與渣打的青色十元紙幣

根據小弟多年的工作經驗,就是一些舊款的匯豐小額紙幣,諸如綠色的十元,1993年和2003年款的二十元都會在農曆年間因為封利是的形式而流到市面,而店家就會因為小額紙幣的一時泛濫而將之存回銀行體系,結果就是這些舊款但依然簇新的低面額鈔票遭回收再銷毀。
德拉魯公司從1985年起為匯豐印製紙鈔,故正面下方帶有此公司名字。
例如這張依然簇新的1990年版匯豐十元,就是小弟在2016年新年搶救回來的。雖然正中間的利是摺有損品相,但其深中帶淺的翠綠色調還真令人精神一振。

就這樣看,青蟹十元背面的總行大廈好像平平無奇,但只要與同期其餘面值的匯豐紙幣比較,便能發現其相異之處。
背面全相。
那就是,只有十元沒有外框和背景。
發現了嗎?由二十至一千元背面的匯豐總行都有如光環的外框所圍繞,其中以五百元(右中啡色)者較低,而框內的總行大廈都有如山影或樹影為背景,當中尤以一百元的最為淺色。
覺得中式帆船與遠洋輪船的圖案很像在哪裡出現過嗎?答案就是1941年的香港開埠百年紀念郵票。
在郵票上的是客輪,在紙幣的是貨輪。留意後者是靠著浮筒停泊。
至於銅獅尾後的'花球'呢,總是使小弟想起以往乘的士,司機軚盤旁邊那不知是波棍還是手制的頂端的手握位置,都是透明的而內有花朵,大概是將熔熱的膠液倒到裝有花朵的模具再待之冷卻成形吧。後來的的士都沒有這一種裝飾,而小弟都因為路面經驗而對的士的印像大變。
也許諸君以為這些只有3/4的花球圖案毫無特別,但只要將背面左右銅獅後的花球拼在一起,即可得出一個完整的圖案(自行想像那是完整亦可),再將之向左或向右旋轉九十或一百八十度,結果還是跟旋轉前沒有分別--二十到一千者皆可,唯獨十元不能。
繼總行大廈圖案之後,十元異於其他面額的匯豐鈔票的地方就是其花球:將之向左或向右九十度以至倒轉,都有不同的圖案出現。
同期與匯豐發行十元的還有渣打銀行,但要在多年後的農曆年遇上渣打十元還真要多一些運氣,皆因後者的發鈔數量遠不如前者。正是如此,加上渣打以傳統的瑞獸為正面圖案,所以渣打的紙鈔都較匯豐的惹人喜歡。相對匯豐十元的青蟹謔號,渣打十元就因為正面右方的鯉魚圖案而被直接稱呼為'鯉魚'。
自1985年第一代'細張'紙幣開始,匯豐的發鈔只有一名大班的簽名,渣打則依然保留由兩位大班簽名的傳統至今。
由小到大,渣打紙幣吸引小弟的地方不只是瑞獸,還有正背都有的圓珠狀圖案,小弟稱之為'風火輪',較上述的匯豐花球來的特別。
後來小弟發現,正背兩面的風火輪是完成重疊且分毫不差,方才明白那是鈔票印刷的保安手法之一。
舊渣打總部大樓的圖案雖然有些詭異,但藍白(與綠)色的'拾圓'和'10'卻是出奇地好看。
匯豐的青蟹十元讓路給'金銀膶'十元硬幣,從1993年起停止發行,而渣打的鯉魚十元在這年改版後繼續發行至1995年最後一版,似與金銀膶分庭抗禮。
與剛才那張十元比較,即可發現後期紙鈔的顏色減淡現像。
'十蚊雞'在1994至1995年買到什麼呢?印像中尚能在屋邨的街市買到飯盒一個,後來一元一元的逐漸加價,還有街邊'走鬼檔'的碗仔翅(或魚肉湯或兩溝?)一碗。漫畫書的話就可以買到老夫子一本,或者一期薄薄的本地漫畫。順帶一提,那個時候的日本漫畫的單行本要廿五元一本,小弟負擔不來,要到初中時才能到二手店搜購。
淡色令鈔票更覺簡單,但依然引人注目。
因為1996年版十元硬幣要到2014年才忽然流出,所以人們都以為渣打十元與政府的十元硬幣皆從1996年起停止發行。此後的農曆新年,香港人都會抱怨金銀膶的出現使他們封利是的支出增多,尤其是1997年底到往後幾年經濟不景的時間。為了渡過年關,有香港人會到郵幣店以每張十二至十四元(?)的價格買入十元紙幣來封利是,不然就是將由利是得來的十元回收或者循環使用下去。

金銀膶因為偽造問題而聲名狼藉,加上香港人的需求甚殷,所以港共就有意重新發行十元鈔票,奈何匯豐的十元需重新設計,中銀又沒有發行過十元港鈔,設計合適的就只有渣打的十元,於是十元鈔就由港共發行,2002年面世,其'花喱花碌'的圖案遭市民戲稱為'花蟹'。然而紫色的港共十元又與三間發鈔銀行的紫色五十元接近,結果後者在2003年改版時皆轉換為綠色。有趣的是渣打將已停用多年的鯉魚圖案移到二十元上,靈龜則放在五十元上,再將原來的獅子擠了出局,真不知是鯉魚好運還是獅子不幸。

另一邊箱,花蟹與後繼的'膠蟹'(由2007年版改為塑膠紙幣)供應甚多,香港人也習慣了以十元和二十元封利是,到郵幣店搜購十元的現況不再出現。

不知道諸君今年還會不會遇上這些青蟹或者鯉魚十元呢?祝新春大吉,萬事如意。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