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是不是罪性問題,還是離離合合所帶來的必然和機會性,人總是喜歡談論天下大亂的時候。在中國人的社會就常常談論戰國與三國時代,在西方歷史則有羅馬共和末年的內戰時代。
故事得從獨裁官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被行刺後開始。
主張共和的貴人派成員們在行刺成功後未能控制局面,最終更離開羅馬城。另一邊箱,原來凱撒的部下馬克.安東尼Mark Antony,雷比達Lepidus,以及凱撒指定的繼承人屋大維Octavian紛紛出場,各施各法奪得權力。經過短暫的內鬨後,這三位凱撒黨的成員們合作起來,於公元前43年秋天在意大利北部會師,正式組成第二次三頭同盟Second
Triumvirate,聯合戰線向行刺凱撒的主兇–布魯圖斯Brutus及其追隨者們復仇。
有別於凱撒,龐培Pompey和克拉蘇Crassus的第一次三頭同盟,第二次三頭同盟是公開的而且有法律效力。既然有法律效力(說不是強迫通過的也無人相信吧?),這三巨頭也自然得到相應的官銜,或銜頭,或稱呼,拉丁文全寫為Triumviri Rei
Publicae Constituendae (Consulari Potestate),中文該翻譯為‘(以執政官權力)管理共和國的三位成員之一’。事實上,三頭同盟的權力凌駕於執政官及整個元老院,也就是說,三頭同盟所得到的是當時空前的權力,長達五年的期限算是少少的限制吧。
這是一枚紀念第二次三頭同盟的第納爾denarius銀幣,正面安東尼頭像刻有的III VIR.R.PC.的字樣,就是剛才所說的‘管理共和國的三位成員之一’的官銜的短寫,只是略去了所謂‘以執政官權力’的部份。安東尼的名字和官銜為M ANT.IMP AVG
III VIR.R.PC.的部份,翻譯為‘馬古斯.安東尼烏斯,統帥,占兆官,管理共和國的三位官員之一’;後面的M.BARBAT Q P是負責的造幣官員的名銜,應為‘馬古斯.巴巴堤烏斯,財務官,資深裁判官’。
背面是屋大維的肖像和刻字CAESAR.IMP.PONT.III.VIR.R.P.C.,‘凱撒,統帥,祭司,管理共和國的三位成員之一’。屋大維在成為凱撒的繼承人後,名字上也多了朱利烏斯.凱撒的部份,除了可以表示自己來自凱撒家族,也可以用來賺取政治上的好處。向來愛用‘統帥凱撒’的稱呼來自稱的屋大維,在凱撒被封神後也多了‘神之子’的稱號,至於‘屋大維’,有說他並不喜歡這個本名。
此幣在公元前41年,於小亞細亞Asia Minor以西的以弗所城Ephesus鑄造,大小19毫米,重3.49克。
在紀念第二次三頭同盟的錢幣上,屋大維的肖像都是細小而年輕,安東尼的肖像則大而穩重,這其實在宣傳安東尼的地方高於屋大維:安東尼曾經參軍並躍升為凱撒的心腹,多次出任執政官,經驗,實力和功勞自然遠高過在凱撒死後才急速冒起的屋大維。事實上,安東尼也多次表示屋大維是‘暴發戶’,靠的是‘凱撒留下來的名字’而矣。
在同盟時代的錢幣上的宣傳已經處處暗湧,不知是否預表了日後兩人的內戰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