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包金或包銀的銅芯fourree偽幣,除了是作為古人的犯罪證據而有研究價值外,還可以作為真正錢幣的替代品以作收藏。小弟就曾經擁有過一枚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的包銀銅幣,雖然外部包著的銀塊一大片一大片的脫下,使品相大大打折扣,但正面凱撒的面孔和背後的星光還算清楚,只是背面的維納斯Venus女神像就真的不大清楚。
總的來說其雕刻風格與同期的真幣一樣,看來偽造者不是官方鑄廠的工匠,就是用了官品的模具,甚至有猜測認為是出自官方鑄廠的官品,意見不一。而裹著銅芯的包銀看也較厚,達到18毫米的大小,但重量卻只有2.48克,似乎輕了一點。
買下的原因,說得明白一點,就是凱撒的錢幣一向以來都不便宜,不以此代替的話,那麽一枚歷史意義重大的錢幣根本就不會到手。為了方便解說,而且也不虐待各位的眼睛,就先找來一枚品相精美的原幣來給各位欣賞一下。
(圖片來源: http://www.cngcoins.com)
時間是公元前44年初,手執羅馬共和國牛耳的凱撒權力空前,除了終生擁有獨裁官dictator的權力以外,還可以參與各級官員的任免決定。為了一雪卡拉蘇Crassius在公元前53年戰敗的屈辱,凱撒決心征服當時中國漢朝稱之為安息的帕提亞Parthia,於是一批又一批第納爾denarius銀幣從羅馬源源流出,主要用來支付給準備出征帕提亞的軍隊以外,也作為日常開支。這些新造的銀幣的成色大小重量跟原來的毫無二致,唯一不同的,就是正面的肖像既不是神明,也不是羅馬的先賢們,而是凱撒本人。
在錢幣上刻上活人,或者統治者樣貌的做法,對各位來說也許正常不過。但在當時來說卻是前所未有,因為羅馬人素來只會在錢幣上刻上神明和先賢的肖像,至於雕刻活人,或者統治者的樣貌,羅馬人會視之為搞個人極權崇拜的狂妄表現,跟同一時代的希臘君主(例如埃及的托勒密王朝Ptolemy dynasty)一樣,與羅馬歷來已久的共和制度背道而馳。本來凱撒淩駕於元老院之上的作風早就招來貴人派(擁護傳統共和政度的政治精英派別)的不滿,而公然於錢幣上刻上個人容貌的舉動,對共和派的支持者如布魯圖斯Brutus來說,除了有搞極權崇拜的感覺外,也有自我神化的傾向,實在是可忍孰不可忍。加之當時‘王者即將攻克帕提亞’的流言日囂塵上,看著這些確實跟帕提亞戰爭有關的錢幣,實在難以接受,為避免流言成真,布魯圖斯等貴人們於是動了殺機,計畫行刺凱撒了。
凱撒肖像後面的一顆星,象徵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帶領人當然就是凱撒本人。也可以說,這些造於公元前44年,刻有凱撒肖像的第納爾,跟他後來被行刺的遭遇有關,難怪有人稱之為‘害了凱撒的錢幣’了。
公元前44年二月至三月份,戴著金桂冠的統帥模樣版別。 |
(圖片來源: www.coinarchives.com)
罩上白袍、戴著金桂冠的祭司模樣,時間亦為前44年二月至三月份。 |
(圖片來源: www.coinarchives.com)
(多年後小弟終於得到了一枚同樣帶有凱撒頭像的銀幣,請看<再看凱撒的第納爾銀幣>。2016年九月一日。)
凱撒在公元前44年三月十五日遇弒身亡。不論是否悲劇,行刺凱撒是為古代歷史中的一件重要大事,難怪會成為藝術創作的題材之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