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1993年香港精鑄錢幣套裝

距離支國接管香港的日子越近,錢幣上的'事頭婆'像就越顯得政治不正確,香港政府就在1993年發行新設計的硬幣,以香港市花洋紫荊取代以往在正面的英國君主肖像,背面則簡化為表示面值的阿拉伯數字,此外還有紀念用途的精鑄及普鑄錢幣套裝。

外盒。純白色,空空如也,今已出現斑駁的歲月痕跡。
只有一組密碼在外盒之側。
 棗紅色的硬套,熨上金色的HONG KONG,香港和洋紫荊圖案。
將之揭開,見到的先是背面。
留意幣邊最外處那突起的圍框,以至刻字的線條都很幼,與諸君日常所見的洋紫荊硬幣有所出入。
正面的幼細問題沒有背面般嚴重。
每次看到這些硬幣,以往與這些洋紫荊硬幣有關的情景都會浮現眼前。最記得是1993年一元可以被磁石吸起(以前的女皇頭一元是不能的),卻使當時很多自動售賣機失靈,以之在地鐵站的售票機買票亦可使車票失效,後來查明那是因為政府試驗性地以鍍鎳鋼鑄造一元,於是便收回這些已流出的1993年一元,又將1994年起的一元改回以紅銅鎳合金鑄造。然1993年起的一毫和五毫硬幣都可被磁石吸起(因這年開始以鍍黃銅鋼為材料),但沒有引起軒然大波,而1993年一元依然可以在今日的市面遇到。

小弟首次接觸的洋紫荊硬幣是一個二元。當時母親給予零用錢,一看到是一個沒有女皇頭像的二元便置於掌心細看,很快就有'乜咁簡單嘅?'的想法。如今洋紫荊硬幣已有廿六年歷史了,早就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份。

俗稱'金銀膶'的十元硬幣一度是不法之徒的偽造目標,連帶電視或報章都有不少檢獲十元偽幣的報道,之後就沉寂下去,直至1996年版在2014年突然出現,十元硬幣才再被注視。除了偽造問題外,這些金銀膶因為取代了'青蟹'十元,迫使人們在農曆年間以廿元作利是錢(因為香港人習慣將新鈔於進利是封內)而惹來不滿,等到'花蟹'面世後人們也習慣了以十或廿元作作利是的最低金額。

最後是錢幣的簡介,不忘介紹一下香港。
睇吓英國佬幾識做,明明係自己個制度好但唔會大講特講,同時都會話埋香港點好,唔似得支那人乜都話自己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