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與門徒們來到加利利Galilee海邊的迦百農Capernaum,有徵收聖殿稅的人問他們的老師(耶穌)繳了半塊錢的稅沒有,彼得回答說已經付了。然後耶穌問他:君王(上帝)向兒子(基督)還是外人(百姓,猶太人)討稅?彼得說是外人。以耶穌的身份是免稅的,但祂還是要彼得到海邊釣魚,把第一條上釣的魚的囗打開,就有一塊錢,作為自己和彼得的稅款。
這裡說的一塊錢其實是一種叫舍客勒shekel的銀幣,也是當時的猶太人的重量單位,差不多等於四德拉克碼tetradrachm,故半塊錢等於半舍客勒,約二德拉克碼didrachm,是當時的大額錢幣。最早在摩西時代開始,年滿二十歲或以上的猶太男子需要每年繳付半舍客勒的銀子作為會幕/聖殿的獻祭和日常開支。在耶穌基督時代,猶太人要繳付聖殿稅的話,就只能用一種在推羅城(也譯泰爾)的舍客勒和半舍客勒銀幣(half) shekel of Tyre。推羅是腓尼基人建立的港囗城市,位置在今天黎巴嫩一帶。隨著希臘塞留庫斯王朝的衰落,推羅城的經濟卻發達起來,更在公元前126年開始自行鑄造銀幣,有舍客勒,較少的半舍客勒和最稀少的四份一舍客勒。推羅城自鑄的銀幣和塞留庫斯銀幣沒有太多分別:正面無文,只有妙卡紮Melqart,也叫巴爾Baal的頭像,是腓尼基人所信奉的最高神氏。銀幣背後有希臘文,從鷹頭後面開始,TYPOY IEPAΣ KAI AΣVΛOY,神聖不可侵犯的推羅,鷹的右爪(即幣左面的鷹爪)踏在船上,表示推羅港囗,鷹的胸前(幣左面)有希臘數位表示的年份,數位的較下方有小棒的圖案,即海克力斯Heracles之棒,象徵腓尼基人的妙卡紮神等如希臘人的海克力斯;鷹爪之間有小小的腓尼基字母,而鷹背那方有棕櫚枝和字體圖案monogram。
推羅造的舍客勒銀幣的圖。由於小弟未能尋回原來的備份圖片,故只能在某錢幣討論區中找回自己上傳的那一張來用。如果妙卡紮的肖像可以清楚些,幣價就會高些,當年小弟就買它不起。背後的海克力斯之棒看不清楚,完全看不見鷹爪下船,鷹胸前的年份是YS,即公元前31至30年的時間。此舍客勒銀光依然,重13克,直徑近27mm,厚3mm。 |
另外一枚半舍客勒,幣上圖文甚為清楚,惟幣邊一部份被剪下。
雖然推羅城鑄造的銀幣有很濃厚的異教氣息,但猶太人和宗教領袖們卻接受了它們是唯一可以用來繳付聖殿稅的貨幣,在<聖經>和其他猶太古籍都有對這一種銀幣的記載。或問:猶太人要用推羅的銀幣,難道他們沒有自行鑄造銀幣嗎?對的,就是沒有。本來統治巴勒斯坦的也是希臘人的塞留庫斯王朝Seleucid dynasty,流通的自然是塞留庫斯銀幣,亦有一些來自阿拉伯的納巴坦王朝Nabataean kingdom銀幣,後來馬卡比家族Maccabean family驅趕希臘人建立祭司王朝後只鑄造銅幣。在這段時間內,繳付聖殿稅(早就在摩西時代已經定下)的規定雷厲風行起來,要猶太人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自行發行銀幣作稅收用途是不可行的,還是遷就一下好了。
從鷹胸前的AN可知這是公元前76至75年的鑄幣,重量為6.6克。 |
其實猶太人在希臘王朝的統治下也慢慢接受希臘文化–也不是按單全收,只要不跟信仰的核心發生衝突就行了,不用死守經典中不能雕刻任何活物的規定。他們認為,使用有異教圖案的銀幣不等於崇拜耶和華以外的神,雕刻神像只是腓尼基人的事,與猶太民族互不相干。再者,猶太地北面的加利利地區跟推羅早就有商業聯繫,引進推羅銀幣也是自然的事。特別要注意的是,此些半/舍客勒銀幣不單數量龐大,較塞留庫斯和納巴坦銀幣還要普遍,而且成色率穩定,更高達92-95%,在當時的中東地區也是廣受歡迎的錢幣。猶太人大概認為,與其當時流通的銀幣都有神靈或活物的圖案,不如選用高成更色而數目更多的銀幣,當是彌補了錢幣上的圖案帶來的問題和缺陷,也是他們的實際之處。在信仰角度來說,惡僧及笠,安堤克四世Antiochus IV的文化宗教侵害,使得猶太人不願意用塞留庫斯銀幣作聖殿稅幣之用。
很明顯,推羅的半/舍客勒銀幣從公元前126至19年在該城鑄造。從公元前18年開始的銀幣鑄幣工藝也較差,圖案較粗糙,也因幣身也較小,部份的字母和圖案不能刻在上面,不過成色更高,錢幣更重。還有,從這一年開始,幣背靠右的字體圖案的上方,出現KP或KAP,估計是希臘文‘凱撒’(KAICAPOC?)的字母/圖案。專家們從以上的變化推斷,推羅城應該在公元前18年停止鑄幣,然後由大希律王或羅馬人以聖殿稅為宗教用途的名義在耶路撒冷城內繼續。這個意見也不是沒道理的,因為在公元前18年前後,羅馬人開始在敘利亞Syria省的首府安堤亞城Antioch鑄幣,適時推羅經濟不景氣,也可能為了配合政策便只好停鑄;又有說是安堤亞城造的銀幣的純度只有八成,結果成色更高的推羅銀幣便無以為繼。反面論點則堅持,推羅銀幣由始至終都是在推羅造,不知道諸君怎樣猜測推羅的舍客勒在公元前19年後的鑄造地點?
這枚帶KP字樣的半舍客勒的鑄造時間為公元36至37年。帶KP或KAP款式的推羅銀幣的手工比較差劣,但成色更高。 (圖片來源:Vaults of Time.com) |
古代猶太人繳交聖殿稅的過程是這樣的:聖殿先在猶太曆的阿達Adar月向境內不同的地方發出繳稅通知,好叫人們作準備。而專門兌換銀錢的商人會在月內的十五至二十五號到達不同的城方,替人們找換上聖殿稅專用的推羅銀幣,十天過後他們就回耶路撒冷營業去。看來不是這些商人把稅款帶去耶路撒冷,更像是當地一些有信譽又有地位的人的工作,那就解釋了在迦百農那兒透過彼得,向耶穌基督討半舍客勒銀子的人的大概身份。其他身在異地,例如波斯,敘利亞和埃及的猶太人也會自動繳付聖殿稅並帶到耶路撒冷,也有猶太人會親自到聖殿朝聖期間順便繳付。也許他們沒有推羅銀幣,卻只有自己居住地方通行的錢,但可以光顧上述替人家兌銀錢的商人。在找換的時刻當然是敲竹槓,收取服務費起碼6普他prutot(單寫是prutah,是一種猶太人的小銅幣),也見過說是高達本金的12%,一些節日期間上聖殿的人多,服務費也水漲船高,著實是聖殿只收推羅銀幣而造成的問題。此外,這些找換商人本身也會經營借貸的生意,倒像今天的銀行業務。
猶太古典<他目德>Talmud和<米示那>Mishnah也記錄了一些猶太人在聖殿付稅的規則:
(1)一個人只有一舍客勒幣,他得多付約11普他才可以拿回半舍客勒作找贖。
(2)兩個人共用一個舍客勒幣的話,都得付6普他。
(3)一個人除了繳付半舍客勒幣,還得多付6普他。
為什麽猶太男人在半舍客勒以外還要多付小費?據說是因為舍客勒幣的成色不是百份百,且重量不一,需另收小費以填補差額,也有說是用來墊支舍客勒和猶太本地貨幣間的匯率差額。不過<他目德>和<米示那>都是寫於聖殿被毀(公元70年)後很多年的時間,相關的資料和可信性有一定問題。我對這個多收費用的問題還是一頭霧水,如果諸位知道聖殿多收半舍客勒以外的費用的其他原因,請告訴在下,靜候佳音。
猶太古典<他目德>Talmud和<米示那>Mishnah也記錄了一些猶太人在聖殿付稅的規則:
(1)一個人只有一舍客勒幣,他得多付約11普他才可以拿回半舍客勒作找贖。
(2)兩個人共用一個舍客勒幣的話,都得付6普他。
(3)一個人除了繳付半舍客勒幣,還得多付6普他。
為什麽猶太男人在半舍客勒以外還要多付小費?據說是因為舍客勒幣的成色不是百份百,且重量不一,需另收小費以填補差額,也有說是用來墊支舍客勒和猶太本地貨幣間的匯率差額。不過<他目德>和<米示那>都是寫於聖殿被毀(公元70年)後很多年的時間,相關的資料和可信性有一定問題。我對這個多收費用的問題還是一頭霧水,如果諸位知道聖殿多收半舍客勒以外的費用的其他原因,請告訴在下,靜候佳音。
話說回來,耶穌基督都曾經兩番潔淨聖,< 約翰福音>記載了祂在剛剛出來傳道的第一次,其餘三本福音書的記載則是祂在最後一周騎驢進耶路撒冷後的事。耶穌第二次進去聖殿的時候,推倒兌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賣鴿子的人的凳子,不讓其他拿著器具的人把聖殿的外院當是通往城東橄欖山Mount of Olives的捷徑,又教訓眾人‘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了賊窩了!’耶穌不喜歡市儈的商業活動破壞了殿內的禱告環境和人們的敬虔禱告,也不喜歡其中的欺騙行為,就像上文論述過的找換商人怎樣敲香客的竹杠。祭物嘛,那時候的大祭司家族也操縱了祭物市場,明明人家自己帶來的鴿子是健康的,也故意說成是殘疾的,不合乎獻祭標準,強迫他們買下自己高價售賣的祭物。另一方面他們不單沒有把祭物獻上焚化,更來個移形換影,把祭物再次放在市場上出售。這種對神對人的雙重欺詐怎叫耶穌容忍下去?
'釘他十字架!釘死他!' |
'你唔袋住先就你自己嘅事呀!' |
天使在星期一的黎明時候把耶穌墳墓的石頭移開,守墳墓的羅馬士兵非常害怕,逃到城裡向祭司長和長老報告。既然他們收買猶大都是用推羅造的舍客勒銀幣,那麽用來賄賂羅馬兵的銀錢也可能是同類的舍客勒幣。他們又教士兵們到城中撒謊,說是耶穌的門徒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屍體偷走了,巡撫知道的話就由他們出來說情,不會有事的。時至今日,基督徒依然以'羅馬兵執勤不睡覺'和'普羅民眾難以打倒勤於訓練的職業軍人'等論點來駁斥祭司長和長老的說法,支持耶穌復活。
從銀幣上的希臘文年份來看,推羅/耶路撒冷造的舍客勒應該在公元57年後完全停鑄,更普遍的意見說是65至66年間,個人意見傾向前者,可能跟尼祿皇帝Nero大量在安堤亞鑄造更低含銀量的四德拉克碼有關。公元66年夏天,猶太地爆發第一次大起義The First Jewish Revolt,猶太人開始鑄造他們第一款自行設計和發行的銀幣:以色列的舍客勒shekel of Israel,也有半舍客勒的面值。到起義第四年的舍客勒銀幣倒很稀少,更出現1/2,1/4和1/8舍客勒銅幣,有解釋是耶路撒冷在圍城期間已經無力鑄造銀幣,唯有以銅造一些低價值的小幣充之。雖然推羅的舍客勒從起義之時停鑄,但在起義期間還是被接受作聖殿稅金之用。
正面為希伯萊文'以色列的舍客勒幣'和獻祭用的高腳杯,杯上有'第二年',乃指公元67至68年。背面有字'神聖的耶路撒冷',圖案是三朵安石榴花。 (圖片來源:http://www.archaeological-center.com) |
資源因羅馬大軍圍城而短缺,所以當時的猶太人只能在耶路撒冷城內用銅鑄造面值較低的舍客勒輔幣。這枚1/8舍客勒的正面刻文是'(給)錫安的救贖',及獻祭用的杯,另一面為'第四年',即公元69至70年,有猶太人慶祝住棚節所用的四樣植物,即棗椰樹、香桃木和柳樹的枝葉和香櫞。詳見舊約聖經<利未記>23章40節。 |
在新約聖經中出現的錢幣:
上貢的便士
寡婦的小錢
半文一文,一分銀子,彌拿,他連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